5月17日,我国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正式首发。发行国债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国家在财政端发力,通过扩大有效投资,提振实体经济。国家财政投资支出进一步提速,将拉动消费总需求期货配资公司,支持科技创新,推动经济总体形势持续向好。
一、发行超长国债旨在扩大有效投资
5月13日,财政部公布2024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的通知。根据安排,今年发行的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期限包括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发行次数分别为7次、12次和3次。发行时间分布在5月中旬至11月中旬。付息方式均为按半年付息。5月17日,30年期的特别国债正式首发,总额400亿元,票面利率当天通过竞争性招标确定。5月24日发行20年期特别国债,6月14日发行50年期特别国债,付息方式均为半年付息。
特别国债是指非常规发行的具有特殊作用的国债,我国在历史上曾发行过5次特别国债,今年是第六次发行,今后几年或会连续发行。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旨在撬动社会的投资,对市场的资金安排、金融的稳定有积极的作用。同时,稳定经济增长,对冲去地产城投化压力,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而发行期限拉长,能为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慢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等提供充裕的超长期资金,超长久期还摊薄了国债付息压力。
据央行在5月11日公布的数据,4月份社融和M1出现罕见双“负”。数据显示,2024年4月末,狭义货币M1为66万亿元,同比下降1.4%。2024年前4个月社融增量累计为12.73万亿元,相比于一季度,社融增量减少了1987亿元。M1的增速出现负增长,意味着企业活期存款下降,企业的资金运转程度不流畅。企业销售商品和销售服务,回笼现金不顺利,企业的活期存款下降严重。
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1.19万亿元,同比增长7.2%。M1和M2 的剪刀差依然在扩大,从上个月7.2%扩大到了8.6%。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M1和M2的剪刀差一直都位于8%以上。4月份,社融转负最大的减少单项来自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社融规模的减少,意味着市场上流动的资金变少。市场上很大一部分资金留在金融机构空转,没有真正进入实体经济。
本次特别国债的发行,国家释放出明确的信号,为减少资金空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财政端发力,通过扩大有效投资,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一季度,我国制造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9.9%、6.5%,保持较快增速。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抓紧推动各项投资工作,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023年增发国债等政府投资的重要带动和放大作用,积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
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
4月份,我国CPI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PPI环比下降,同比降幅收窄。1—4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1%。1—4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3%。数据显示,居民消费需求持续恢复,但社会投资动能仍显疲弱。在居民部门和地方政府投资意愿不足的情形下,中央政府加大投资实体经济,成为稳经济增长的关键。发行国债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国债具有风险性低、收益高的特点,备受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的青睐,成为重要投资途径。
从全球经济范围看,欧洲进入“降息时间”。市场普遍认为,欧洲央行将在6月正式启动降息。5月15日,美国公布了4月的CPI数据,美国4月经季节调整后的通胀为0.3%,低于预期的0.4%。同时还公布了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同样低于预期。数据表明,美国消费能力出现疲软,如果美国超预期降息,或将预示着全球主要经济体迎来新的宽松周期。
超长期特别国债以国家信用作担保,具备风险低、流通性强等优点,加之收益相对于中短期国债更高,受到市场关注。在当前经济环境整体需求偏弱的背景下,政府加杠杆被视为刺激经济增长和投资的一种有效的财政政策工具。我国财政杠杆率相对偏低,相对国际发达经济体而言,依然具有较为充足的空间。政府通过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来增加公共支出,可以有效地刺激总需求,从而稳定并进一步提振经济大盘,是一种积极的财政政策响应。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将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期货配资公司,重点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等方面的任务。在组织实施方面,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的原则。